
成考学校 / 南昌航空大学
现行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称为教育部核准的国民教育系列高等学历教育。成人高考分为专科起点升本科(简称专升本)、高中起点升专科(简称高起专)两个层次。录取入学后的学习形式包括函授、业余两种种学习形式。
考生在报考前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成人高考高升专、还是高升本,成人高考每年考试在10月的第三个周末举行。
每年3月份起考生就可以在深圳继教招生中心报名参加考前辅导,8月中下旬开始登录深圳继教招生中心报名,考生需填报学校及志愿等相关报考信息,9月初开始在深圳继教招生中心正式报名,11月份可查询成绩,12月份成人高考录取分数线及录取结果公布, 12月底或1月初领取录取通知书,3月份根据课程正式上课。
成人高考录取入学后,考生可选择函授或业余学习方式,函授比较适合上班族,业余时间少的考生,学校将邮寄你学习材料,平时在家学习,期末前会有几次面授,然后统一参加期末考试。业余班一般指在院校驻地招收学生,安排夜晚或双休日上课,所以,适合在职考生报考。
在成人高考官方地点—深圳继教招生中心报考时,考生需出示以下材料
1、身份证明。身份证及相应复印件,如果身份证遗失,应及时到派出所办理带有本人照片的户籍证明,同时标明身份证号码,并应迅速补办身份证,以不耽误考试。
2、学历证明。本人最高学历的毕业证书原件及相应复印件,按照教育部规定,报考专科起点升本科的考生,须持国民教育系列专科及以上文凭。
深圳成人高考考前辅导高升专850元、高升本1350元,专升本900—950元(具体 以学校公布为准),报读费用(学费)3000-5000/学年不等,具体以各学校各专业实际收费为准,学生在深圳成人高考指定官方报考点—深圳继教招生中心报名时,费用也在此范围内,详情可咨询招生老师。
成人高考高中起点专科教材一般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海南出版社还有人大出版社和成教出版社出版,而专升本教材则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海南出版社等出版。总的来说,考生需按照考前辅导中心的教材来复习。
成人高考学习形式
成人高考学习方式之业余:就是成人高校安排学生在晚上和双休日进行上课学习。一般成人高校都是在学校的驻地招生。适合在职考生报考。
成人高考学习方式之函授:函授的授课方式也很适合上班的在职而且业余时间少的考生。他是指学校给你邮寄学习材料,平时自己在家学习复习,在期末考试前会安排几次面授,给你作一个全面的辅导,然后统一考试。函授现在是很多成考生所选择的一种授课方式。
成人高考学习方式
选择层次(高升专、专升本、)
每年3月后报名参加考前辅导
8月中下旬开始在线报名(填报学校及志愿等)
9月初正式确认报考
9月底发下准考证
10月第三周周六、周日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具体以准考证时间为准)
11月份网上公布考试成绩
12月份网上公布录取分数线及录取结果
12月底或1月初领取录取通知书
第二年3月中旬领取教材,课程表正式入学上课
期末考试!
标准化试卷
2005年起成人高等学校全国招生统一考试部分科目实行标准化考试,分为标准化分卷考试与标准化考试。
标准化分卷考试的科目为:
高中起点:语文、数学、外语、史地综合、理化综合。
专科起点(专升本):政治、外语、专业基础课。
标准化考试(全科采用答题卡不分卷考试)的科目为:医学综合(专升本)。
其它统考科目不实行标准化考试。
(一)试卷
1、标准化分卷考试:同一科目试卷分为试卷(Ⅰ)、(Ⅱ)两部分。试卷(Ⅰ)的答案应填涂在答题卡上,试卷(Ⅱ)的答案应填写在试卷(Ⅱ)上,二者不能混淆。试卷(Ⅰ)的答案采用计算机评卷方式,试卷(Ⅱ)的采用人工阅卷方式。考生如将答案写错地方,就会白白丢分。
2、标准化考试:同一科目试卷不分卷,答案直接填涂在答题卡上。
(二)答题卡
标准化分卷考试所用的答题卡为32开幅面,采用一题二卡制,即有A、B两种格式。考试时考生不论用哪种卡作答,评卷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正确填涂答题卡,是保证计算机评卷质量,保证考生成绩准确的前提。
1、姓名栏请考生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缺考标记的信息点由监考员给缺考的考生填涂,参加考试的考生千万不要填涂。
2、准考证号
准考证号有十位,请考生将考生本人的准考证号用钢笔或圆珠笔认真写在空白格内,然后再用2B铅笔将对应的信息点涂黑,如果涂错准考证号,就会影响成绩和录取。
3、科目
政治、语文、数学、外语、史地综合、理化综合、医学综合、民法、生态学基础等,考生考试时考哪科就把哪科的信息点涂黑,千万不能涂错,否则就会影响计算机评卷。
在这里要说明一点,关于成人高考生的上课学习方式,属于在深圳本地,所以是业余的形式,但是上课也不一定是去本部上课,有部分专业是在校本部,但是大部分专业都是由学校分配上课地点,在深圳很多区都有官方的学习中心,考生一般就近选择学习中心上课。
成人高考学习方式都是比较适合在职人员,所以在职人员成为了成人高考主要报考的人员之一。
南昌航空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教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创建于1952年,是全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85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1990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先后隶属于航空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1999年开始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具有鲜明航空、国防特色的高等学校。
学校位于有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美誉的英雄城——南昌。校园环境优美,拥有前湖校区和上海路校区2个校区,占地面积30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近100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2000余人,拥有教学、科研设备29000多台套,仪器设备总值约3.10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180多万册,电子图书总量2.7万GB,中外文期刊2000余种,建立了国内外电子文献资料数据库41个。体育活动场地面积达12.4万平方米。
砥砺奋进,春华秋实。六十年来,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2100余人,专任教师1300余人,其中教授170多人、副教授370多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3%;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60多人、硕士学位的教师760多人,约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6%;博士生导师20人,硕士生导师400人;有双职双聘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3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全国模范教师暨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1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人;江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学术骨干2人,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省(部)级学科带头人52人,省(部)级中青年骨干教师81人,省文化艺术学科带头人2人;“井冈学者”1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人选34人,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9人,江西省教学名师18人,江西省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1人。
学校有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8大学科门类,分设22个学院,56个本科专业。具有1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覆盖了6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并具有14个工程硕士领域和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同时,还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湖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生。学校被列为江西省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预测单位,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拥有“江西省测试技术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六十年来,始终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发展,人才强校,开放办学”的办学理念,扎实推进内涵建设,稳步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学校现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国防重点和紧缺专业;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江西省高水平重点学科,6个江西省一级重点学科和国防基础学科,22个二级重点学科,1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和省级重点基地。2009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并在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方面均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2011年顺利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学校主动跟踪前沿、适应需求,坚持产学研用结合的发展理念,瞄准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航空航天和国防科技工业领域中的热点和难点,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并通过多种方式,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近年来,学校科研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2项、国家社科基金9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4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教育部人文一般项目、教育科技项目和优秀人才项目、国防基础科研项目等30余项,承担和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项目、“973”计划子项、“863”计划子项等10余项,各类省部级项目630余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56项。学校科研服务地方行业能力显著增强。不断加强与航空重点骨干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主动与南昌市、宁波市、铜陵市、淄博市等科技部门展开沟通,先后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及下属企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签订了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横向课题年均立项100项以上。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500余篇,其中SCI、EI、ISTP检索1100余篇,CSSCI检索270余篇;获国家专利授权186件;出版论著、教材200余部。
受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委托,学校为海军培养国防生。国防生培养的“昌航模式”成功获批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先后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中央军委委员、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李继耐上将和海军政委刘晓江上将等领导的高度评价。教育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发文向全国推广我校培育国防生工作经验。
沧桑铅洗,蕴积涵育。六十年来,学校以民族振兴和中国航空航天事业不断进步为己任,坚持“立足江西、面向全国,服务地方、服务国防”的服务面向。积极服务江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人才。建校以来,学校累计共培养各类毕业生10万余名。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学校三次荣获“全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全国“挑战杯”科技竞赛、航空模型锦标赛等大赛上屡获大奖,近年来,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竞赛奖758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95项,大学生授权专利39件。
学校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先后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典、芬兰、斯洛伐克、乌克兰、韩国、日本、越南、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国外高校建立了长期校际合作关系,并常年聘请外籍教师来校任教。学校定期选派本科生和研究生赴美国、英国、韩国、澳大利亚、日本、瑞典及乌克兰等国留学,同时接收加拿大、荷兰、韩国、尼泊尔、巴基斯坦、肯尼亚、赞比亚、尼日利亚等国的留学生来校学习,2011年被批准为具备接受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资质的院校。
学校在社会上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曾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军训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西省文明单位、江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西省校园建设先进单位、江西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被中纪委确定为党务公开工作联系点单位,被省